星期一, 6月 25, 2007

我與財富擦身而過

在討論區看到了這一篇文章(track back),

"據說,人這一生至少會有一次暴富的機會,
但99%的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,與財富失之交臂,
這話我以前不信,但後來,現實經歷告訴我,不能不信。"

我這個人不善理財,
發薪的第一天便花去整個月的工資買了一部當時最新型號的Samsung Notebook。
冠冕堂皇為自己編造一系列藉口,什麼提高工作效率,方便教學工作等等。

一年一定去一次歐洲旅行,
住的可以不好,但吃的一定要是好的。

一個月最少買一件衣服獎勵自己,
與朋友晚飯一定要去可以訂檯的中高價餐廳,

但我有一個原則:
不能花費多過一個月的薪金。

要不是為開了一間店舖,
我想我是沒有動力去儲蓄的。
工作的第二至七個月是個黑暗的日子,
錢不能花,
眼白白的看著它由數字變成了一個實體。
但也是值得的。

店子開業後我揮霍的習慣又回歸了。
那是三年的光陰。


"1、社會競爭,不進則退,要想賺錢,
個人要在知識、學歷、身體、心態、人際關係上做充足準備,
機會不會光顧無準備的人"

這是金科玉律。
學歷高不代表你就能成功,
但這提供了一條光明通道。
一直認為入讀香港大學英文系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決定。
正因為英語良好為我帶來很多機會。


"2、善於在別人不屑於的工作中發現機會。
我剛畢業時在公司接手別人認為沒油水又辛苦的工作,
因為我踏實勤奮,贏得客戶的信任,才有了表現的機會,
並賺了第一筆錢。"

2003年SARS其間,我的店子開業,
別人都不看好,
認為這時候應該賣口罩,
但我們目光並不是著眼於目前。
除了要踏實勤奮,
我估計有眼光及明確目標也是重要的。


"3、吃小虧、佔大便宜。
吃小虧本意不是為佔便宜,在與人交往中不要太精明,
不要太算計,吃點虧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。"

我經常告訴自己不要太計較,
但遇到斤斤計較的人我會比他更計較。
這未必是好事,但到目前為止我未有更好的做法。
我要在這範疇進修一下。

"4、支出要於收入相匹配,所謂量入為出,
崇尚理性消費,購物講究實惠和性價比。
不小氣,不浪費,不攀比。減少消費性支出,
適度增加資產性支出(房產)。"

對不起,
我暫時都做不到很理性的消費。
我仍然認為我十年前的想法是對的:
錢的價值是在花掉的那一刻,
在存摺上的數字是不真實的。

"5、不管收入多少,都要計劃經濟,學會攢錢。
錢是賺來的,也是攢出來的。
"

我是個懶惰的人,不會想出五花百門的攢錢方法。
我們也是老實商人,
不傷人,幹實事。
所以老是賺不到大錢。
太老實吧。

"6、合理投資。有了一定積累後,
當然追求資產的保值和增值。
在選擇投資工具時要與個人的風險偏好相結合。
我以為家庭理財最好以追求穩妥為主,
因為上有老,下有小,工作壓力大,高風險不適合我們
。"

我沒有家庭負擔,但高風險的投資也不適合我。
這幾年學會了投資,
剛好為我揮霍的習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收入來源。
我學會了利用賺回來的錢買東西,
工作的薪金作儲蓄和再投資。
這一方面能讓我花錢,一方面又能積穀防飢。


"7、心態平和,切忌貪,貪和貧一字之差。
做風險大的投資,一定要有止損原則,這是鐵的紀律。"


投資股票市場教曉我要嚴守止賺止蝕。
切忌貪得無厭盲目跟風,
道聽途說令我損失過。
我學會做足功課,
資料搜集是不能馬虎的。

以上七大點小弟仍未能做到隨心所欲,
畢竟享樂主意仍然是我的生存之道。
人生在世不單只求金錢,
生活的質量也是重要的。

我要說的生活質量並不只是吃喝玩樂,
心靈上高質量的享受也是極度要緊的。

沒有留言: